1、少用成人药
有时候家里孩子生病了,家长们老是感觉大人一包,孩子少点,喝个半包。关山老师表示,这种做法是很错误的,儿童本身的器官组织,并没有发育完全,尤其是肝肾功能,极易造成肾脏的损伤。
2、少用糖水服药
有些药物口味苦涩,很多家长会选择使用糖水来进行矫正口味。糖水中含有过多的矿物质元素,这些过多的矿物质元素会与药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,产生沉淀,致使疗效大打折扣。过多的糖会降低药物的功效,甚至有抑制退烧药的作用。
3、少用牛奶服药
因为牛奶中所有的钙物质与很多药物会发生作用,会导致药效降低,药物中毒等情况的出现。
4、滥用退热药
小儿发烧温度一般不超过38.5度,不需要采用退热药,多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。本身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很弱,发热本身会使很多疾病的一个信号,如果宝宝稍微有点发热,就采取退热药,把体温控制住,会掩盖病情,对诊断造成困难。
5、儿童少用抗生素药
通过抽样调查表明,90%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。所以当产生呼吸道感染的基本时,用抗生素效果不是很大的。使用抗生素容易形成儿童的抗药性,甚至引起发育不良,耳部疾病。不到非得使用抗生素的时候,是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的。
6、儿童少用营养品补品
有些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体质很弱,妈妈们因缺乏医学常识,为了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,会给宝宝吃一些,大补的产品,本身儿童正处于一个骨骼的发育期,过多的补品容易造成骨龄的成熟,导致身材矮小,性早熟等。
家里如果有宝宝生病了,宝爸宝妈应该如何做你饿?吃药是治疗宝宝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,但是宝爸宝妈在喂宝宝吃药时一定要做注意,上面向大家介绍的6个错误大家可一定别犯。专家指出,宝宝生病身体本就难受,如果随意吃药,就会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