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孩子,别看钟”。这是国际母乳会的一句格言。就是说,母乳要按需喂养,而不是按时喂养。我国自古以来民间的传统习惯是按需哺乳。近年来通过反复的对比研究,发现按需哺乳是最省力、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哺乳方法。按照这种方法,只要宝宝想吃,就可以随时哺乳,而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。
宝宝是伴随着水、葡萄糖、脂肪的储存被妈妈生出体外的。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,母婴之间要建立起正确的喂养方式。宝宝以频繁的吸吮来刺激母亲的乳汁分泌。宝宝吃得越频繁,妈妈乳汁的分泌越旺盛。最初几天,少量的初乳完全能满足宝宝的需求。过一段时间,只要母亲坚持喂养,让宝宝频繁地吸吮,乳汁就会越来越多。宝宝在3~6周需要的营养比平常多,也会通过频繁吸吮来提高母乳的分泌量。这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供需关系,因此母亲要在宝宝需要时喂奶。
实践表明,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,又能通过宝宝频繁的吸吮刺激大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,使乳汁不断增多,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。宝宝在最初的几个星期,平均每两个小时吃一次奶,或者是在24小时内吃10~12次奶。一般在3个月之后,乳汁分泌量就会达到宝宝的需求。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,母婴之间还应建立起令双方满意的喂养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