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8-06-19     来源:黄燕催乳中心

二月二在西北,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,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,岷县的二月二会,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梨拿回家孝敬老人,故“二月二”庙会又称“黄梨会”。

9、猪头

农历二月初二是老百姓的传统节日,有“龙抬头,吃猪头”的习惯。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,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。

10、葱饼

有些地方二月二吃的饼叫“龙鳞饼”,而吕梁地区这天吃煎饼或葱油烙饼,称为“揭龙皮”。太原地区这天除吃烙饼外,还有吃水饺,叫做“吃龙耳”,也有人用饼卷上合菜吃,意谓合龙头。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、馓子,谓之“啃龙骨”。

11、炒面

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乡一带,每逢农历二月初二,到了中午开饭的时间,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。炒面条是将面条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,再与肉丝、油豆腐丝、春笋丝、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。因炒熟的面条外形像虫,寓意大家合力把虫炒熟并全吃掉了。

12、撑腰糕

江浙沪地区在二月二这天保留着吃“撑腰糕”的习俗,有把腰撑住的寓意,意思是吃了糕,当年里就不会腰酸背痛了。

13、芥菜饭

二月二这天有吃芥菜饭的习俗。当地方言里有一句合辙押韵的俗语,意思是这天吃了芥菜饭,一年都不会得皮肤病,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,因为芥菜里富含的维生素和叶绿素有益于皮肤。

 

家有小宝贝  “二月二”究竟怎么吃

1.龙须面条

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,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,在立春当日,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,宛如龙须,皇帝胃口大开,龙颜大悦,赞不绝口。从此,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。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、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。

龙须面的做法

食材: 龙须面1小把,虾仁20克,青菜2棵,香油适量。 

做法: 

a.将青菜切碎,葱切成末,虾仁切成小颗粒备用。 

b.油锅热后,放入葱花炒入味。 

c.加适量清水(肉汤更佳)入锅中,并放入虾仁和碎菜,水开后下龙须面。 

d.面熟后,滴入几滴香油即可出锅。 

 

2.龙眼小馄饨

由于馄饨圆鼓鼓的,很像龙得眼睛,炯炯有神。因此二月二这天大家会吃馄饨,希望像龙一样,炯炯有神,日子也过得精神。

龙眼小馄饨的做法

食材:面粉、鸡肉或猪肉、胡萝卜、香菇、木耳、鸡蛋、虾皮(比例是菜多肉少)。

做法:

a.把肉放入搅拌机,再打个鸡蛋进去,搅打成肉糊,可以再加点水搅打肉馅,让肉馅软滑一些。

b.胡萝卜,香菇,木耳,把他们切碎,胡萝卜切前可以先煮一下。

c.把肉馅,胡萝卜末,香菇末,木耳末,虾皮碎,混合在一起搅匀做成馄饨馅。

d.和一小份面团,揉匀,做成小剂子,再擀成馄饨皮,包入馅料,做成小馄饨,妈妈也可以包成小饺子。

e.煮熟就可以吃了。煮的时候还可以在汤里加一点丝瓜丁。

 

3.龙耳小饺子

饺子有的形似元宝,有的形似耳朵,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。舒服不如倒着,好吃不如饺子,旧时,饺子是不易吃到的,过年过节吃到的也多是缺油少肉的饺子,只有一点肉味儿来解馋。如今的饺子馅料不一而足,从素菜、鸡蛋到猪、鸡、鱼、虾等各种肉类,几乎没有不能包进饺子里的食材。在龙抬头这天,讲究吃肉菜饺子,即馅中有肉又有菜,取肉菜之谐音有财,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。

龙耳小饺子

食材:面粉、胡萝卜汁、虾泥、豆腐、胡萝卜、紫菜。

调料:微量盐。

做法:

a.面粉加胡萝卜汁和成面团,揉匀放在一边。

b.胡萝卜洗净,用擦子擦成短细丝;虾处理干净,放入搅拌机,加少许清水打成虾泥;豆腐用勺子或叉子捏碎。

c.把胡萝卜丝,虾泥,豆腐碎混合(可以再在馅里打一个鸡蛋),加一点点盐拌匀成馅备用。

d.把刚才和好的蔬菜汁面团搓成长条,做成小剂子,擀成小圆皮,包入馅,做成小饺子。

e.煮熟就可以了,可以加少许高汤煮,最后在汤里加点紫菜。可以一次多包点,剩下的饺子分装速冻,方便下次食用。

  • 共2页: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下一页
  • 相关文章 ↓
    相关文章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