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久刚刚立秋,立秋就是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气候逐渐变凉爽。立秋以后,宝宝对气候的变化比成人更加敏感,需要我们悉心的呵护和照料。立秋民间素有“贴秋膘”一说,那如何根据宝宝们的发育特点来“贴秋膘”,让宝宝吃得健康又营养呢?本期摇篮网专家访谈我们请到新加坡国际注册营养师Rayman妈妈来指导如何为宝宝“贴秋膘”。
[主持人]作为摇篮网专家团的首席营养专家,感谢您对我们专家访谈的营养专栏的支持长期,刚刚拜读了您的新书《24节气营养育儿新主张》,里面有一句话: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每个节气都是宝贝强壮身体,发展心智的最佳时期,顺应24节气,细心呵护,食疗食养,宝宝成长自有天助!”还有“四时有序,万物有灵,我们平时吃的一花一草,一蔬一果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食物作用,配合节气、低于环境和宝宝的个体差异,运用这些规律整理归纳出一套健身强体的宝宝饮食方案,让宝宝即能享受美味,又能强健体魄,育儿讲是快乐而富足的过程”那么我和多数家长一样,因为前几天就立秋了,马上是处暑,今天能不能重点讲下,关于立秋和处暑的宝宝饮食和护理重点呢?
[Rayman妈妈]立秋以后,很多妈妈都在咨询一个问题:如何给孩子抢秋膘?经历一个苦夏,很多孩子都没有长肉,甚至还掉了几两,胃口又不好,变的又黑又瘦的,妈妈怎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呢?其实立秋处暑,我们叫做初秋,还有秋老虎在,饮食调养也开始向着仲秋转移。在讲立夏饮食的时候,曾经给家长们导入的一个24节气育儿理念是:夏季是一个排毒的好季节,家长们可以自我回顾下:我的孩子夏季排毒工作做好了么?
夏季是个排毒的好季节,育儿重点应该放在让孩子排毒上,如果冬藏得毒素在春天发出来以后,夏天宝宝吃生食和各种瓜果较多,这些食物产能营养素并不高,但因为高温,新陈代谢就非常快,导致多数宝宝的体重增长没有其他节气快速,这个是非常正常的。到了秋天进补的时候,天凉下来,新陈代谢减缓,加上胃口有所好转,摄入量尤其是三大产能营养素,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增加,宝宝体重有所上升也是四季食疗的一部分体现。但要根据个体情况和膳食结构、节气的特点有所调整,四季养育重点一定要搞清楚,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拿来吃的,不是所有季节都应该补的!
对于胃口不是很好的宝宝,建议家长进行自我调整。家长过分焦虑会导致孩子潜意识的心理负担,觉得是“我”没有妈妈、爸爸达到的期望目标,是“我”做的不好,心理负担过重也会引起心火肝热的一个原因之一。另外过分的关注饮食摄入量,而不是膳食结构本身,就是一个营养育儿的误区!原因是,你提供的,未必是宝宝需要的,本能的拒绝,也在情理之中。
[主持人]那立秋以后,宝宝的饮食方面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喂养原则呢?
[Rayman妈妈]立秋以后建议的健康育儿顺序为:清、调、养。如果拿身体比喻成是一座大仓库,夏天是除尘扫灰、整理归类的时间,秋天就是收获的季节了。只有仓库整齐干净,秋天收的进来,冬天才能藏得主,春天才能生发的起来。这个叫做四时有序。它的第一步就是清理。本身夏季大量出汗,就是一个身体清理毒素的过程。立秋是清理工作的扫尾程序,重点是驱虫。一夏天的排毒让孩子的肠胃杂质基本清空,但因为夏季生食的食物比较多,有的家里养小动物的、吃了不干净的食物,或喝了不干净的水。都有可能引起孩子体内生虫。
[主持人]关于驱虫,相信家长们熟悉而又陌生。熟悉是因为在我们80、90这一代年幼时,大部分家长会有所经历;而陌生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怎么听过“蛔虫病”了。下面请Rayman妈妈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吧。
[Rayman妈妈]正如我刚才说的,因为夏季生食的食物比较多,有的家里养小动物的、吃了不干净的食物,或喝了不干净的水。都有可能引起孩子体内生虫。而且根据我们在检测和实际操作过程中,的确有不少孩子还是有这种情况的,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重点普及一下。
孩子得了蛔虫病会有哪些症状?
1.蛔虫幼虫在体内游行阶段,皮肤痒可出荨麻疹,发烧、咳嗽、肺部有炎症表现;有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右上腹痛、肝肿大,肝功能不正常,幼虫带入细菌可引起多发性肝脓肿,肝压痛;白细胞总数升高,嗜酸细胞增高等。个别孩子由于幼虫到脑子中游行可引起抽风或脑膜炎。